我是振宗,雙側唇顎裂患者。去年,在三十周年的慶祝餐會上,分享自己的成長史以及基金會對我的影響。
小忻忻的家庭經濟較為弱勢,父親在友人的公司擔任行政,母親是泰國籍,因為完全不懂中文而無法外出工作。
1989年羅慧夫醫師創立基金會,30年來被幫助及感恩回饋的生命故事一直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動人地展演著。
發現每個人的五官都非常健全,只有我的右耳和別人有些許不同,這讓我不知所措,納悶著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
身體的殘缺,為我們的生命,帶入黑暗的洞穴中,但,樂觀的想法,為我們的生命點燃光芒。
資深志工感性的說:「1990年,基金會剛成立。當時沒健保,貧困的顱顏患者,常因無法負荷醫療費用而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