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白米,溫暖了四萬戶巴基斯坦受災居民
文/編輯部
距離台灣不遠的巴基斯坦是個國人陌生的國度。在2010年時,巴基斯坦發生了一場史上最嚴重的水災,造成2,000多萬人無家可歸,將近2,000人喪生,而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因當地種子整形外科醫師Dr. Fayyaz的一封求助信,開啟了本會連續三年於巴基斯坦的白米援助計畫。去(2012)年剛執行完成的白米援助計畫,是本會結合了政府與民間的愛心,將來自台灣滿滿的400噸愛心白米,歷經20天的航程後,運送到巴基斯坦境內。來自台灣的愛心白米橫跨國度與種族,溫暖了巴基斯坦受災戶的心。
400噸的白米共裝滿了20個貨櫃,於2012年2月27日由台中港出發,在2012年3月18日順利送抵巴基斯坦喀拉茲港(Karachi Port)。之後由當地AlMustafa Welfare Society協會於4月6日順利清關後,並再花費了二周的時間,將原本50公斤的包裝,再分裝為10公斤一袋、共4萬袋的白米,以幫助更多的災民。隨後四個月時間內,由Fayyaz醫師領軍的巴基斯坦唇顎裂協會與AlMustafa Welfare Society 共同合作分送給洪水重災區--南部信得省(Sindh)境內,共34個城市的災民。發放工作於2012年8月31日全數進行完成。
根據巴基斯坦民間組織AlMustafa Welfare Society(AWS)工作人員表示,為了確保受災戶能確實領取到白米,該單位的工作人員一一前往受災區訪視,建立完整的災民清冊,並針對清單上的災民給予領取牌以及通知領取時間與地點。等到發送當日,災民則帶著領取牌與個人身分證前往指定地點領米;另外,工作人員也隨行攝錄影紀錄發放過程。
由於巴基斯坦唇顎裂協會與AlMustafa Welfare Society積極、有效率地執行白米發放的工作,並於媒體,文宣品上充分表達對台灣政府及民間愛心捐款白米的感謝。也從其檢附的清單與說明中清楚地了解白米如何被妥善分配到受災的災民手中。從清關、運送及發放的工作都能有效地執行完畢,也讓農糧署,萬海航運都願意再次同意本案之捐贈。
雖然台灣與巴基斯坦沒有邦交關係,但因兩國民間NGO的長期夥伴關係,由本會發起並結合政府與其他民間組織的資源共同將台灣愛心成功地送達至當地災民,成功拓展台灣的能見度與形象,展現我國人道援助的精神與扮演國際社會角色的責任。本次的愛心援米計畫,感謝農糧署贊助白米400公噸、萬海慈善基金會總共捐贈20個愛心貨櫃和海運費用、航昇船務承攬公司贊助船運行政費用超過30萬台幣。台灣的愛心援米平安順利地發放給巴國重災區Sindh省34個城市共4萬戶災民手中,台灣之愛,溫暖了巴國受災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