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擔心,幼yo 上學去!


  「我的孩子可以上學了嗎?」當孩子到了準備上幼兒園的年紀,很多媽媽看著寶貝時而小霸王、時而小大人模樣,就會和小肉丸媽媽一樣滿腹狐疑、對小孩是否上學猶豫不決。為了幫助媽媽們做出正確判斷,更為了讓顱顏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基金會南部分會特別舉辦「幼兒園先修班」,帶領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溝通、建立常規,8堂課裡不只孩子「轉大人」,媽媽們也學到許多和寶貝一起遊戲學習的教養技巧。上完先修班的小肉丸,八月開學日當天帥氣地背起書包走進學校,相較一旁其他小孩拉著媽媽大哭模樣,小肉丸媽媽慶幸:「還好我們有去上幼兒園先修班!」

專家細心觀察 意外發現孩子特質
  先天小耳症的小肉丸個性活潑好動絲毫不怕生,讓媽媽頭痛的是,只要情緒一來就會尖叫大哭,甚至揮拳、丟東西。媽媽很擔心小肉丸這些情緒性的動作,一旦上學可能會動手打同學。正當小肉丸媽媽感到憂慮之際,接到基金會舉辦「幼兒園先修班」的消息,顧不得單趟車程得花兩個小時,立刻報名參加!

  正如同媽媽事前所擔心的,小肉丸第一堂課就因為小朋友間常見的搶玩具行為而「大爆走」,但經驗豐富的基金會南部分會主任林碧茹第一時間就帶著小肉丸利用深呼吸平復情緒,等小肉丸情緒平復下來才進行溝通。林碧茹說:「很多媽媽急著指責規誡,卻忘了『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養育原則,效果自然就事倍功半。」

  在主任與社工的教導下,小肉丸表現越來越好,學會與同儕分享玩具、按著老師要求的時間做該做的事,小肉丸媽媽說:「每堂課程結束後,小肉丸都依依不捨的問『什麼時候還要再來』,等到時間一到便迫不急待提醒媽媽要去上課。」不僅如此,小肉丸也把所學的常規帶回日常生活中實踐,讓媽媽不再24小時神經緊繃,原本和姐姐互動如同「仇人」,也因為小肉丸的改變,姊弟兩人終於能「和平相處」。


  最讓小肉丸媽媽感到欣慰與感激的是,先修班上課過程中,主任林碧茹細心觀察到小肉丸可能有輕微亞斯伯格症,提醒媽媽要帶孩子去評估,經醫生檢查證實後,媽媽這才明白,小肉丸過去很多行為都是這個病症造成。小肉丸媽媽說:「還好及早發現問題,得到專業醫師的治療與幫助,小肉丸的狀況現在越來越好了。」

  社工主任分享說,「小肉丸剛來時,我問他是不是該上學了,當時小肉丸還有些猶豫的說:『我還小,不能上學』!沒想到,上完先修班,小肉丸開學那天就開開心心上學了!」社工姿錡說:「其實不只小肉丸,其他參加的小朋友都明顯在課程中成長改變,像是一開始不能在吃點心的時間乖乖坐在位子上的、不能願意收玩具或是和同伴交換玩具的,最後都能按照老師訂的『遊戲規則』進行。」姿錡強調,只要用對的方法引導,小孩都能做得到!

遊戲中學習 理解中找對策

  林碧茹主任表示:「1-3歲是孩子學習發展的黃金階段,教養環境及照顧者對孩子身心成長影響甚大。」為了幫助0-3歲顱顏孩子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基金會過往會提供經濟弱勢家庭生活補助,今年更針對1-3歲顱顏孩童及家長,舉辦幼兒園先修班,希望進一步藉由遊戲刺激孩童整體發展,同時透過實際示範提升家長教養能力,幫助孩童在上幼兒園之前具備基本的認知和行為能力。

  首度舉辦的「幼兒園先修班」原本只計畫五組家庭,結果共有8組家庭報名,除了4組社工邀請,另外4組是自己報名參加,由於報名人數超過預期,南部分會緊急依照孩子的年紀,調整為兩班,一班是1歲的小小孩,另一班則是2-3歲的小孩,分班上課結果意外的更好。

  林主任發現,許多家長還不能完全理解『玩是孩子的本性』這個概念,不知道如何從遊戲過程中,同時做到陪伴、教導和訓練孩子的能力。林主任舉例說,1-2歲的小孩最愛的就是「丟」和「咬」,小孩子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有其心理因素,面對這樣的行為,不是斥責或制止,只要換一個「可以丟」和「可以咬」的東西即可,另外,有些小孩被認為「會打人」,其實有可能只是不知道控制力氣,主任建議,可以帶著孩子學習「輕輕的」這樣的動作,而不是一昧的責罵和制止。

  陪伴孩子遊戲不是丟一個玩具給孩子,重點在「陪伴」,林碧茹主任建議家長在過程中要多給孩子肯定,並讓孩子放膽表達自己,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得到被接納的安全感與學習機會。先修班課程結束後,孩子們一個個順利進到幼兒園,展開人生新的里程碑,在媽媽安心的笑容裡,幼兒園先修班的任務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