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納許醫師服務於尼泊爾比爾醫院(Bir Hospital),比爾醫院是尼泊爾當地歷史最悠久且患者最多的醫院之一。

蒙納許醫師私下透露,他相當珍惜現今得來不易的成就;家庭經濟狀況的關係,從小他必須仰賴獎學金才能一步步完成學業,直到如今成為一名醫師。求學時期,蒙納許醫師有很多同學都出國念醫學院,蒙納許醫師的先天條件並不允許,不服輸的個性,他不斷地為自己找出路,曾經等獎學金申請一等就是三年,蒙納許醫師依然不放棄。

 
為何會走向齒顎矯正這條路呢?蒙納許醫師分享「畢業後,我曾在私人醫院工作,當時我們醫院和國際非營利組織合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偏鄉義診。我印象很深刻,當時來了幾位顱顏患者,他們徒步走了三天路程,為的就是要參加我們的義診。我驚訝之際也感到相當難過,一方面難過自己當時的能力不足,無法替他們做什麼;二方面難過尼泊爾並沒有專門的唇顎裂醫療中心得以提供轉介服務。他們的例子,使我下定決心要進一步專研顱顏齒顎矯正。」就這樣過了幾年,2015年,蒙納許醫師有機會到台灣參加台北醫學大學舉辦的短期訓練,當時的幾場講座是由長庚顱顏中心醫師主講。蒙納許醫師對於講座內容讚嘆不已,期待自己能有幸成為長庚顱顏中心的一員。秉著「愛拚才會贏」的精神,多方探聽下,得知基金會的種子醫師培訓方案,因此主動聯繫基金會,進行申請。

 
2015年來台,參與幾位長庚顱顏中心醫師主講的座談會,蒙納許醫師當下暗自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長庚顱顏中心的一員
初到長庚顱顏中心,蒙納許醫師對於一切都感到不可思議。「看了顱顏中心的一切後,覺得自己實在是愧對尼泊爾的患者,有時候我們沒有合適的醫療器材治療患者,還得先請患者回家,直等到器材來了,才又請他們回來,但那時早已過了好幾個月,錯過治療黃金時期,成果怎麼會好呢?!」蒙納許醫師繼續分享「缺乏醫療認知也是另一個問題,在台灣患者一出生就可以得到很妥善的安排、治療與追蹤;在尼泊爾,特別是偏鄉地區的患者,他們不曉得唇顎裂是可治癒的,患者通常被發現,年紀都相當大了。」蒙納許醫師惋惜的表示。

 
蒙納許醫師希望回國後,不僅能將完善的醫療技術帶給當地患者,更能傳遞正確的醫療認知
短短四個月的培訓,蒙納許醫師有太多需要學習的,他很希望自己不浪費在台灣的任何一秒。蒙納許醫師也稱讚台灣是個相當友善、有紀律的國家,所到之處看到的每一個人都在認真生活、工作。「特別喜歡台灣的食物,雖然和我家鄉口味差異很大,但卻十分美味,我完全沒有適應上的問題。」語畢,蒙納許醫師又補上一句話「台灣這麼棒的國家,值得在國際上更多被看見!」
 
唇顎裂患者需要17年的全人醫療,「國際園丁海外認養」計劃,期待透過長期「認養」的方式,讓非洲患者也能得到像台灣患者一樣的整全照護,幫助他們重展笑顏。
伸出援手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