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中旬,基金會與長庚醫院合辦了一場國際唇顎裂研討會,在基金會的努力下,我們整合了美國微笑列車基金會的資源,透過獎助學金的方式,邀請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中國家的醫師來台灣參與這場國際會議,希望能幫助這些國家,學習台灣在唇顎裂醫療上的成功經驗

在這場超過34個國家,248位與會者的國際唇顎裂研討會中,基金會認識了一位遠從非洲烏干達來的白人醫師~Dr. Andrew,而他在非洲奉獻唇顎裂患者的努力與誠意,深深打動了基金會

第一眼看到Dr. Andrew,感覺他是一個標準的英國紳士,在台灣醫師的引見下,當我開始接觸、認識、傾聽他的故事,讓我深深感受到他對烏干達唇顎裂患者的努力與用心,就這樣,開啟了基金會與他建立的烏干達唇顎裂團隊的合作之窗...

這次國際會議裡,他帶著一位年輕的烏干達醫師~ROSE前來學習台灣的經驗,Dr. Andrew對於台灣在唇顎裂醫療的成果印象深刻。

當我好奇地詢問Dr. Andrew:當初為什麼想要到非洲烏干達工作?他娓娓道來他的故事,他說:他在一個英國的慈善NGO工作,當他到烏干達的時候,看到當地醫療的貧乏,也看到當地有許多唇顎裂、顱顏患者缺乏適當的照顧,雖然他是一個一般外科醫師,但是他很想為當地唇顎裂患者做些什麼,於是他就和太太(麻醉醫師)一起留在當地服務,希望幫烏干達建立一個照顧唇顎裂患者的中心,而他們一直在努力著,自己的孩子也跟當地的孩子一起上學,夫妻兩人也在中心裡服務,同時找尋可以培養的醫療人員,希望慢慢把唇顎裂治療中心建立起來,幫助當地的唇顎裂患者

聽完他的故事,讓我想起羅慧夫醫師來台灣服務與奉獻的故事,是不是和Dr. Andrew的故事有幾分神似呢?

Dr. Andrew希望培訓當地的醫師,就像是羅慧夫醫師培育台灣的醫師一般,希望能夠長遠服務當地的患者,這才是服務的紮根,也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樣的想法跟基金會從事國際合作的理想不謀而合

基金會很樂意幫助Dr. Andrew的團隊,培養他們的唇顎裂醫療知識與技能,而基金會也和遠在非洲烏干達的Dr. Andrew保持密切的聯繫,希望在2007年能開始彼此的合作,開始培訓烏干達的種子醫療人員

如果您願意幫助基金會和Dr. Andrew的團隊,歡迎您來擔任國際園丁的認養人,您的捐款將有一部分用於唇顎裂種子醫療人員的培訓,讓來自台灣的愛心,也能在非洲烏干達發芽、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