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2日  【蔡明樺╱台北報導】

患有巨大黑色素細胞瘤的小五女童汪庭宇,臉部腫脹嚴重,鼻腫阻塞呼吸道,且右眼、右耳都失去功能,曾在街上被說成「妖怪」,路人退避三舍,但異樣眼光並沒打倒十一歲的她,勇敢、樂觀的她還鼓勵其他顱顏傷殘病友要克服恐懼,「你們也可以和我一樣有自信。」

克服恐懼打籃球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昨舉辦「二○一五公益年曆頒獎典禮」,年曆主題為「BEYOND超越突破」,匯集十二名顱顏傷殘者的畫作。汪庭宇創作《克服恐懼玩接球》,她因右眼看不到、右耳聽不見,以前打籃球常無法判斷來球被打到,到最後變「躲避球」,但現已克服恐懼,可順利接投球,「這就是我的超越突破。」
汪母杜小姐坦言,第一胎就生下異於常人的小孩,讓她一度失去為母喜悅,還曾怨嘆:「為什麼是我?」但看見女兒堅強面對異樣眼光,她心疼之餘,也鼓起勇氣要陪孩子走下去。


擔心切除有風險
因汪庭宇的黑色素細胞瘤範圍很大,汪母徵詢醫師發現切除恐有風險,決定只要女兒健康,就不擔心外觀不同。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楊麗珍說,此症患者癌變機率約比一般人高一千倍,若因太大無法切除,建議每年就醫追蹤。

巨大黑色素細胞瘤小檔案
★成因:與基因遺傳有關
★症狀:一群良性的黑色素細胞,聚集在表皮與真皮交界處,可能延伸到皮下脂肪,圍繞血管、神經等,分布臉上的機率約15%
★風險:患者罹患惡性黑色素細胞瘤的機率為4.5∼8.5%,約比一般人高1000倍
★治療:建議手術切除,若因面積太大無法切除,5歲前每半年就醫追蹤1次,5歲後每年追蹤1次
資料來源:楊麗珍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