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網】淚自責「我錯嗎?」單親媽搭車8小時求助義診團 台灣醫暖縫合女嬰裂縫
繼蒙古後,今年11月19日至23日,用愛彌補義診團再遠赴菲律賓義診,圖左為整形外科羅綸洲醫師,兩國醫療團隊正在討論關於患者手術。(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授權提供)
繼蒙古義診後,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及當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共同組成的「用愛彌補義診團」,於11月19日至23日前往菲律賓達沃市(Davao)的達沃聯合專科醫院進行義診,替當地先天顱顏缺陷患者進行手術、診治。睽違14年再到當地,發生一件讓人動容的故事,一名單親媽媽抱著6個月大的孩子,搭了8小時車到醫院,只為求助醫療團隊可以縫合孩子嘴唇上的裂縫。雖然媽媽飽受異樣眼光,但她從未放棄過這孩子!
距離上一次到菲律賓義診,已經是2009年由已逝羅慧夫醫師領團進行的第12次,而這回第13次,沒想到距離了14年之久。要到當地義診,和上回到蒙古一樣,對台灣義診團隊來說都不是輕鬆的事,整個團隊18名成員,包括整形外科羅綸洲醫師、盧亭辰醫師、麻醉科蔡永豐醫師、以及相關醫護和羅慧夫基金會團隊等,攜帶行李和簡易設備,接著歷經10小時搭機、轉機才到達沃市的聯合專科醫院(United Davao Specialists Hospital and Medical Center,Inc.)。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攜手台灣長庚顱顏團隊與菲律賓醫療團隊組成的「用愛彌補義診團」。(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授權提供)
雖然過去有13次的義診經驗,但與達沃市的聯合專科醫院其實是首次合作,不過彼此還是努力展現專業的交流。「用愛彌補義診團」今(2023)年共計協助18名顱顏缺陷患者完成手術,其中18名先天顱顏缺陷患者中有9位是腭裂重建、5位是唇裂重建,另外4位則是顱顏裂重建。
眾所皆知菲律賓是一個貧富差距甚大的國家,但母愛卻戰勝了那「差距」甚至迎來生命的「希望」。出生才6個月大的女嬰馬拉·馬卡班(全名Mahra Marcaban),出生後才發現患有先天左側唇裂,媽媽頓時不知所措,只是不斷地自責「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是不是我有什麼問題?」身為虔誠回教徒的母親除了總把女兒的唇裂問題怪在自己身上外,更讓人心疼的是,至今她還時常飽受鄰居們的冷眼冷語。
偉大的單親媽媽,獨自帶著6個月大女兒馬拉·馬卡班搭車8小時到醫院,只為求助台灣義診團替自己的寶貝手術,讓人非常敬佩。(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授權提供)
孩子出生後,父親一眼都沒見過,雖然馬拉·馬卡班是先天左側唇裂,但她從未放棄過,想盡辦法想救女兒的狀況。媽媽主動聯繫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在菲律賓當地聘請的協調員,很幸運地,協調員除了安慰媽媽外,更告訴她好消息,那就是台灣「用愛彌補義診團」將至菲律賓進行免費義診服務。
得知這消息的母親,在義診團抵達醫院的那天,獨自抱著孩子,從菲律賓民答那峨島北部,舟車勞頓8小時才抵達達沃聯合專科醫院,她不斷地求助台灣義診團,完全不在乎這一趟有多遠、多累,只為了修復剛出生6個月大女兒嘴唇上的裂縫。
翌日孩子修補後的模樣,讓媽媽感動不已,終於露出難得的笑容。(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授權提供)
6個月大的菲律賓女嬰馬拉·馬卡班在此次義診中修復了嘴唇上的裂縫,手術後隔日,義診團們巡房時,女嬰媽媽喜幾而泣,激動地說:「真的感到很榮幸、驕傲可以給台灣的醫療團隊手術,謝謝醫師,謝謝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讓我的女兒現在可以變得如此美麗。」看著媽媽流下幸福的淚水,一旁的人也忍不住鼻酸感動。
其實「用愛彌補義診團」不僅修補了馬拉·馬卡班的唇裂,更彌補了媽媽心中的缺憾和自責。曾參與蒙古和菲律賓義診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公關黃柏儒,記者詢問他有什麼特別的感觸,他表示,不論是蒙古還是菲律賓,都讓他看見「愛」的偉大,即便孩子是先天顱顏患者,加上加上經濟狀況不好,但他們對孩子的心和愛沒有因次改變或放棄過,很讓人佩服。
馬拉·馬卡班在義診團離開前舉辦的感恩茶會上,特別感謝來自台灣的用愛彌補義診團,謝謝他們無私的付出和給予幫助,讓她和女兒有了希望。(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授權提供)
【唇腭裂小百科】
是先天性缺陷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顏面發育缺陷中最多的一種,卻是所有先天性缺陷中最可治療的一種。發生率在亞洲約是1/700, 歐美國家約1/1000,大部份致病原因未明。
嘴唇部份是由兩側組織漸漸往身體中線連結起來,若在連結的過程中有一些差錯,而不能按照預定的進度達到連結時,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裂縫。若單純只是上唇的地方有裂縫,稱為唇裂;若裂縫延伸至口內硬腭或更內部的軟腭部位,稱為唇腭裂;有時僅口腔內之上腭或軟腭裂開而外表正常,則稱為腭裂。
患者的智力發展幾乎不受影響,只要及早接受包括整形外科、牙科、耳鼻喉科、語言治療、臨床心理、社會工作等身心兼顧的整體醫療照顧,患者將可以早日康復,成為身心健全的個體。
【用愛彌補義診團意義】
菲律賓1億1千萬人口中,每600人就有1位患有唇腭裂,每年約有4,400位唇腭裂新生兒出生。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1999年由創辦人羅慧夫醫師首次踏上菲律賓義診,至今累計13次義診,已提供347位菲律賓顱顏患者進行免費重建手術,透過醫療服務彌補人間缺憾。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醫療團隊合作已經培訓補助11位菲律賓籍種子醫療人員至台灣學習最新醫療技術,其中包括8名外科、1名麻醉科、2名語言治療師。回國後每年幫助約400人次貧困患者獲得免費手術,並同步推動醫療照護及社會心理支持方案,包括追蹤回診、提供營養品、交通費補助、衛生教育、大眾教育、家長互助團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