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爸爸對不起! 幼時「炫耀」父小耳症 22歲青年徒步半島介紹顱顏症
22歲青年徐士哲(左)與女友陳君瑜(右)徒步環西台灣26天,向路人介紹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顱顏病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徐仲明罹患先天性小耳症,成為父親後,向孩子解釋總幽默地以哆啦A夢比喻。未料,當兒子徐士哲小學2年級時,竟童言無忌地向同學們「炫耀」:「我爸只有一隻耳朵!」此時,徐仲明才深知不能再讓孩子有錯誤認知,也正確地介紹小耳症。長大後的徐士哲,選在父親節前與女友陳君瑜徒步26天半環島,宣導認識顱顏病症,替小學2年級自己的無知,向父親說「對不起」。
今(6)日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因為愛,所以完整」記者會,為顱顏患者發聲。22歲青年徐士哲、女友陳君瑜,以及患有小耳症的爸爸徐仲明現身分享。育有一雙子女的徐仲明提及,在孩子小時候時,都會以幽默方式介紹小耳症,「爸爸跟哆啦A夢一樣被老鼠咬掉耳朵,所以才會少一隻。」年幼的孩子覺得新奇外,甚至引以為傲。
小耳症患者徐仲明在45年前由醫師羅慧夫治療左耳,完成「外耳重建」手術。(記者黃宜靜攝)
徐士哲在小學2年級那年,學校舉辦園遊會時,因為不了解小耳症,便指著爸爸明顯較小的左耳,童言無忌地向同學們「炫耀」說:「你看,我爸只有一隻耳朵!」經過這件事後,徐仲明發現,不能以幽默的方式,讓孩子認識顱顏病症。因此在活動結束後,嚴肅地介紹小耳症,以及讓孩子了解幽默的方式詢問,可能會對患者帶來二次傷害的觀念。
為了讓民眾更認識顱顏病症,徐世哲從台北至屏東,徒步26天共461公里,「多一個人認識顱顏病症,就能減少一次不友善的狀況發生。」徐士哲內疚地說,「想藉此次行動替小學2年級懵懂無知的自己,向爸爸說聲『對不起』,如果當時的我多一點同理心,就不會有這樣不友善的行為。」
今(6)日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舉辦「因為愛,所以完整」記者會,小耳症患者徐仲明(左)、兒子徐士哲(右)為顱顏患者發聲。(記者黃宜靜攝)
分享起徒步的趣事,徐士哲笑著說,在旅途中,強碰凱米颱風,被迫短暫停下腳步,但也遇到許多熱心民眾送飲料、邀請到家中休息,或是卡車司機臨停捐款2,000元支持,更有名阿姨哽咽地抱著我們說:「謝謝你們用行動讓更多人認識顱顏孩子。」此次旅途共募得7.6萬元,響應支持顱顏患者。
給予顱顏症家庭支持 校園說故事盼打造友善環境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指出,小耳症是第2常見的先天性顱顏疾病。單純小耳症,影響範圍主要是耳朵的缺損,可能包括外耳缺陷,內耳耳道狹窄或缺少耳道;半邊小臉症影響範圍則可能包括耳朵、下顎骨及顱骨的異常。在台灣,小耳症寶寶發生率為5千至6千分之一,平均1年小耳症新生兒約30-40名。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及,小耳症是第2常見的先天性顱顏疾病。在台灣,平均1年小耳症新生兒約30-40名;左為徐仲明小時候。(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基金會進一步說明,台灣顱顏醫療技術精湛,小耳症可透過配戴助聽器或耳道重建手術改善聽力,透過外耳重建手術改善外觀,減少異樣眼光和生活不便建立自信心,外觀也能跟一般孩子一樣可愛。基金會致力於唇腭裂、小耳症及其他先天性顱顏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的全人服務,期助於顱顏孩子順利成長。
除了幫助顱顏症家庭外,也致力讓各界了解顱顏症。基金會透過發行繪本、兒童文學獎繪本徵件活動,或是透過「說故事志工」,帶著繪本至國小教室說故事,與孩子多元討論,透過故事引導,讓孩子們在生活中落實「喜歡自己,也尊重不一樣的生命」,期盼顱顏患童,不再遭受到異樣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