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璿/綜合報導

 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aiwanIHA)、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及本會雅加達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種子醫療團隊,共同主辦的「用愛彌補:2018年印尼唇顎裂義診行動」,今年遠赴印尼龍目島(Pulau Lombok)馬塔蘭大學進行手術義診及唇顎裂醫療研討會,同時完成31例唇顎裂患者手術,並在當地舉辦工作坊,進行醫療技術交流、衛教講座與語言評估等內容,期提升當地醫療技術與品質,嘉惠當地唇顎裂患者。

 龍目島位在峇里島東方約30公里處,當地因長年的近親通婚習慣,有為數不少的唇顎裂患者,除醫療資訊不足外,長一輩的島民也認為唇顎裂患者是上天送給這個家庭的祝福,因此甚少會主動求醫。直至近年,唇顎裂患童在求學期間經常遭受同儕的嘲笑與異樣的眼光,父母才想到要帶孩子就醫。只是,龍目島尚未有唇顎裂醫療照護團隊可以提供治療,必須搭機前往雅加達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RSCM),但遙遠的路途與必須放下農務,也讓不少家長卻步。

 所幸,今年7月當地將派出一名種子醫師前來臺灣長庚醫院受訓,基金會希望藉此次義診活動,除分享臺灣顱顏團隊成功經驗外,也希望透過義診手術之進行,直接展示臺灣團隊的精湛技術及團隊醫療的概念,也幫助這位種子醫師受訓回國後,能有一個健全的環境,逐步建立起完整的顱顏醫療團隊,以嘉惠當地及周邊島嶼的唇顎裂患者。


  8歲大的阿妮(Ayuni)有著大大的眼睛,文靜而害羞的她,總是緊緊依偎在媽媽的身旁。阿妮是雙側唇顎裂患者,6個月大的時候曾經接受過手術,但是手術的結果不佳,導致她的牙齒明顯外露,也因此,即使成績名列前茅,但外觀和語言的缺陷,讓她經常遭受高年級學長姊的嘲笑和欺負,經常哭著回家,也讓原本害羞的阿妮變得更沒自信。

 此次義診行動,羅慧夫基金會雅加達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種子醫療團隊也同步在當地進行語言治療課程,阿妮就是在接受語言治療評估時,被前往關心的基金會執行長發現,進而帶去給義診團團長羅綸洲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經過仔細的評估之後,安排在隔天為阿妮作了2個多小時的手術,修復嘴上的缺口及調整鼻子的塌陷。


 突如其來的手術安排,讓阿妮媽媽在手術期間一直很擔心,尤其在恢復室看到麻醉未退的阿妮躺在病床上時,媽媽一度擔心到泣不成聲,醫療團隊不斷安慰媽媽,媽媽的心情才漸漸平復下來。術後的阿妮外觀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雖然還看得見清楚的縫線痕跡,但牙齒已不再外露、鼻子也不再塌陷,相信等待一段時間後,真的就會變身成一個可愛的小美女了。

 3個月大、患有單側唇裂的菲莉塔,是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但精力旺盛、哭聲宏亮的她讓人很難忽略她的存在。菲莉塔的父母早婚,但結婚未久即離婚,媽媽只好帶著她投靠娘家。菲莉塔的外公擔任高中老師,薪資微薄,卻要養育一大家子。因為唇裂的關係,媽媽在哺乳上一直碰到很大的困難,導致菲莉塔的營養狀況不太好,看起來比同齡的嬰兒還要瘦弱,原本因血紅素不足無法開刀,所幸,在義診團抵達前二個禮拜,經當地醫生指導如何正確餵奶後,營養獲得改善,才能順利接受這次的義診手術。

 本次聯合義診行動,雅加達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種子醫療團隊是首次以完整的顱顏醫療團隊的形式進行院外義診活動,除整形外科參與手術外,牙科、語言治療等科別成員也紛紛出動,進行口腔清潔衛教與語言評估、治療,更同步邀請本次義診團團長羅綸洲部長於學術交流工作坊中,分享臺灣成功的唇顎裂醫療服務模式,期盼透過臺印兩地醫療團隊的傾力襄助,讓參與的患者及家長、醫療人員、當地衛生局人員等共100多人次,都能了解唇顎裂序列治療的重要性,更期盼當地種子醫師受訓回國後,能逐步建立屬於龍目島的顱顏醫療團隊,嘉惠更多當地與周邊島嶼的唇顎裂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