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夫(Samuel Noordhoff,1927~2018年),1954年從愛荷華大學醫學院畢業,在住院醫師受訓結束之際,看到馬偕醫院院長夏禮文呼求宣教醫師到台灣的信,禱告後,決定請美國歸正教會(RCA)差派來台灣。

初來乍到百廢待興

羅慧夫是戰後的醫療宣教師,和夏禮文在1919年就到中國福建從事醫療傳道再到台灣的情形不同。他曾說:「1959年我剛到台灣,第一眼看到角落建築物,最初印象是設備不足。洗衣場沒烘乾機,只有最基本醫療和放射線設備,午餐時急診關閉,人人都要午休,對我而言,簡直是浪費時間。支付薪水不容易,付錢給供應商要拖長時間。這樣的馬偕若要進步就要採取行動。1960年開始建三層樓新院舍,記得挖地下室用手工和牛車,心想這樣起碼要一年才能挖好。新院舍在1962年經過葛樂禮颱風的考驗。」

羅慧夫是為醫療宣教而來,並不是接掌醫院。1960年接任院長後,雖有吳震春副院長協助,但是董事會人事干預和作業包庇、特定教會的影響力,讓他非常困擾。這些醜事又不能明講,只能寫信回報RCA。總務和財務明明有問題,北部大會派來的查帳委員卻仍稱正常妥當,他不得不請秘書張錦文整頓廚房採買供應制度,又借調蔡銘釗整頓會計和財務,終於讓醫院步上正軌。

1962年7月,他接受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蘭大弼建議,以罹患怪病為由到菲律賓休養,並請求母會和加拿大教會考慮在限縮董事會權力並全權授予院長管理權前,暫時停止支援馬偕醫院財務。此舉讓董事會只得讓步,當時羅慧夫三次婉拒,最後才同意回任。終於人事任用權屬於院長,醫院得以適才適任。但董事和員工的三等親內不得任職的規定也埋下了部分人士的不滿,後來百般藉機杯葛,但他仍全心奉獻。

小兒麻痺和唇顎裂救星

羅慧夫到台灣不久,即發現孩童罹患小兒麻痺比例相當高。當他獲知美國決定以新發明的沙賓口服疫苗替換使用中的沙克注射疫苗,馬上積極奔走,透過教會組織收集美國剩餘的沙克注射疫苗送來台灣,在島上展開第一次小兒麻痺疫苗接種。次年,政府衛生部門才有全面接種計畫。1964年,他在醫院旁空地創設「小兒麻痺重建中心」,馬偕救護車每天跑遍台北接送病童,大家一起練習穿支架、鐵鞋,比賽誰走得好走得穩,希望出院後,可以正常地站著走路。

羅慧夫1964年回美國進修,1966年再回馬偕醫院繼續擔任院長。1966年台灣第一個「唇顎裂治療中心」成立。1967年4月18日設立台灣第一個「加護病房」。1968年設立第一個「燒燙傷中心」,同年建設淡水分院及馬偕護校。馬偕醫院的「第一」代表的是不斷創新改革、做別人不願意或還沒有做的,這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此外,也為痲瘋病人成立「特別皮膚科」,羅慧夫以修補整形技巧,讓痲瘋病人潰爛變形的臉回復正常。1969年3月1日成立東南亞第一個「自殺防治中心」,幫助生活或心理陷入絕境的人。1971年首創國內指定醫師制度,他調整醫生待遇並設指定醫師費,同時規定醫生收取紅包或在外開業者一律開除。最後成功改變陋習,讓馬偕逐漸落實健全醫師制度,並影響台灣醫護環境。他對台灣醫療發展、全人關懷的貢獻無可比擬。

重視護理專業提倡設立護校

馬偕醫院深受信賴,乃因有優秀的護理作為後盾。馬偕醫院原為台灣首屈一指,因有外籍醫師、高水準護士,更成為大多數在台外國人主要求診醫院。1961年,羅慧夫從彰化基督教醫院聘請同屬RCA宣教師的華仁愛姑娘(Miss J. Walvoord),當馬偕醫院護理部主任兼任校長。

護校原準備向政府申請立案,因法令規定校長不得由外國人擔任而未果。當時,護校分別接受彰化基督教醫院和門諾醫院的護理學生代訓,許多學生後來成為台灣各地基督教醫院的護理領導人物。

開創培育台灣醫院管理人才濫觴

羅慧夫深知醫師專注看診開刀已經時間不夠,醫院管理應交給具有管理頭腦的人,因此找到教會青年張錦文擔任「院長秘書」。當時所有教會醫院辦理行政都是高職畢業的幹事就足夠,馬偕沒聘用過大學生,張錦文的薪水本應比照高職生,後來才知道超出的600元,是羅慧夫自己拿錢出來,董事會並不願意支付。

剛開始,張錦文由院長派到到各部門觀察問題,再討論對策執行改善。1964年在羅慧夫推薦下,張錦文前往密西根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為台灣專攻醫務管理第一人。羅慧夫還安排他到一家醫院實習,張錦文學成回馬偕後,董事會通過在原有「醫務副院長」之外,首次增設「行政副院長」,由張錦文出任(1966~1974年)。這也是台灣醫界第一次由非醫師執掌醫院管理大權,確立醫療和經營分開的模式。從此,兩人攜手改革馬偕醫院,將在美國構思的藍圖一一實施。

羅慧夫在任期間送許多優秀人員出國,使馬偕短短幾年蓬勃發展,成為醫界注目及醫護人員嚮往的醫院。這些人對後來醫院的發展影響久遠,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帶給後來長庚醫院的創立和服務很大的助益。羅院長做人處事的原則,讓許多他的學生終身受益不盡。他鼓勵同仁發揮個人才能,並盡力培育,期待有更多人能為主服務。他不自私,更不藏私。

義工服務為志工創舉

馬偕醫院的義工服務,對於國內醫院而言也是創舉。義工名稱隱含聖經上的「義」,有「好」的意思,也是無報酬的義務的意思。馬偕發起後,再由各醫院推廣到許多社會服務機構,甚至於政府各機關也有「志工」服務。不過,「自願工作者」(volunteer)變成「志願工作者」,應算是創新名詞。

根據馬偕醫院前社服室主任潘娟女士所述,1964年醫院成立婦女贊助會,是由醫師夫人和親朋好友以及教會婦女所組成。交年費、辦理義賣、製作藥包和協助醫院訊息推廣、募款添購需要之設備等。羅慧夫能夠推出許多在台灣首見的事工,得歸功於夫人白如雪(Lucy)在背後的協助和努力。許多宣教師夫人都是最投入的義工。白如雪寫了不少信函按期寄回RCA,報告醫院的事工和欠缺,鼓舞許多人代禱和奉獻。義工的精神和貢獻在教會醫院的歷史上,是值得宣揚的。

成立台灣基督教醫療院所協會

羅慧夫和門諾醫院薄柔纜(Roland P. Brown)醫師曾一起在台北學習語言,兩人時常有機會交換資訊,討論醫院經營方向。除了提倡全人醫治,並發起台灣基督教醫療院所協會,1985年邀請天主教醫院參加。基督教醫療院所協會剛開始係為了統合向國外尋找醫療物資來分配給各教會醫院,以便能夠充分利用有限資源。不久,也開始辦理各種醫院管理的訓練,各專業小組交換工作心得,彼此都獲益良多。甚至,較具規模的醫院也接受其他醫院派人員來見習,並且移植良好的制度。

1980年代起,國外停止援助醫療資源,基督教醫院開始籌組聯合採購。起初,各醫院都覺得立意良好,但實施上卻遭遇困難。有的醫院因為董事會掌握採購大權,也有大型教會醫院因為購買量大,價格早已壓低,其他醫院因為量少或路程遙遠,所以價格高,形成小醫院補貼大醫院的現象,這大大違反基督教精神。直到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黃昭聲提出願意犧牲,以幫助弱小偏遠之教會醫院以後,聯合採購終能有效運作。

盡忠職守到最後卻遭外界誤解

筆者1981年到馬偕醫院服務,許多同工對於羅慧夫和張錦文在馬偕醫院面臨困境之際竟然帶領一批優秀同仁去幫王永慶開設醫院,非常不諒解。筆者去RCA歷史館考據資料,始知當年真相。

1974年張錦文受王永慶邀請籌備長庚紀念醫院,頻頻來邀請長期受董事杯葛而無法實現重要發展計畫的羅慧夫。羅慧夫因醫療宣教師身分,秉持愛是永不止息的心,表示無法答應。後來,王永慶答應醫院內將設院牧,羅慧夫覺得若能帶領長庚醫院發揚耶穌基督的精神也非不可為,於是向加拿大長老教會(PCC)和RCA請示。在王永慶答應接受於醫院設院牧和兩個差派他的教會同意後,1976年羅慧夫獲得教會同意離開馬偕,等了一年半之後,才轉往長庚工作。自此超過一世紀的馬偕醫院和宣教師及差會的關係終於結束。此事台灣長老教會應該為羅慧夫平反。

羅慧夫於12月3日逝世,享壽91歲,他一生為主盡忠,奉獻台灣醫療40年,後世當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