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夫醫師奉獻台灣醫療40年(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網站)
 

【本報記者整理報導】1959年以醫療宣教士身分抵台、曾經擔任馬偕醫院院長的羅慧夫醫師(Samuel Noordhoff,1927-2018),因年紀老邁、心肺衰竭,於美國時間十二月3日凌晨3時安息主懷,享壽91歲。前天晚上,家人圍著羅慧夫醫師禱告,知道他將要回到天家,將來會再相見。



羅慧夫醫師與家人(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網站)

參與馬偕醫院、長庚醫院服事
羅慧夫醫師奉獻台灣醫療40年。他放棄在美國開業的機會,於1959年來台,1960年開始擔任馬偕醫院院長至1976年,提倡包括身、心、靈全人治療觀念,並創辦了第一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加護病房、山地巡迴醫療車、自殺防治中心—生命線、燙傷中心。
 
1976年年底,羅慧夫醫師轉任長庚紀念醫院創院院長(3年後辭去院長職務),同時也擔任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至1992年。於1981年時,羅慧夫醫師獲頒長庚醫院永久榮譽院長,並創辦第一個唇顎裂暨顱顏中心、第一個顯微中心與第一個美容中心。
 
守護唇顎裂孩子
「一個唇顎裂的手術只需要1至2個小時,可是卻可以重建一個孩子的一生。」羅慧夫醫師的義療義診,足跡遍及馬祖、花蓮、金門、台東、屏東、巴拿馬、南非、坦尚尼亞、肯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等。他於1989年捐款創辦羅慧夫基金會,多年來已幫助數萬人次貧困顱顏患者接受良好醫療及經濟補助。
 
羅慧夫醫生自1999年返美後,每年仍像候鳥般往返台美之間,到處演講、傳授唇顎裂手術經驗及理念,關心他開刀過的病人後續的狀況與基金會的發展。2013年羅醫師表示因年事已高,無法承受長途飛行的疲累,為他們夫妻最後一次返台。

羅慧夫醫師守護許多孩子的健康(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網站)

愛能彌補(Love Makes Whole)
羅慧夫醫師曾分享,「在台灣的這四十年,我不斷經歷到,我給出去的愛總是源源不絕地再向我湧來—從病人那兒、從我同事那兒,以及無數的台灣朋友那兒。看到我曾經共事的醫師和合作伙伴,各自在他們的專業領域裡獨領風騷,那真是很大的滿足。看著我的小病人成長、上學,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更是無比的喜悅。這些都讓我更加深信『愛能彌補(Love Makes Whole)』。」
 
「我的童年是在小農莊上度過的,生活很是簡樸,在那裡,家人的愛包圍著我,我也學到責任感與辛勤幹活兒。我們是個基督徒家族,每天都要讀聖經,在家族的愛裡,我知道我是受到祝福而來的,我也要成為別人的祝福,因著上帝的愛,我必須將這份愛傳達出去。」—羅慧夫



羅慧夫醫師簽名(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網站)

傑出榮譽
1981 獲頒贈為長庚紀念醫院永久榮譽院長
1983 榮獲美國愛荷華西北學院之傑出校友
1984 MEMBERSHIP I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lastic Surgeon(必須對整型外科有顯著貢獻者才能被選為該會員)
1986 榮獲美國密西根候普學院之傑出校友、榮獲美國密西根候普學院頒贈之榮譽人文學博士
1989 創辦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1993 獲頒「吳尊賢愛心獎」
1994 獲頒「麥林尼克獎」相當於整型外科醫師的諾貝爾獎
1996 榮獲行政院衛生署厚生會「醫療奉獻獎」
1999 榮獲李登輝總統頒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榮獲衛生署長詹啟賢般「一等衛生獎章」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34137#ixzz5ZFeeoK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