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育如/臺北報導

根據統計,全國每年有三百名到四百名顱顏患者(脣顎裂、小耳症)出生,其中一成五到兩成的患者家境困難,無法提供醫療與就學的機會,守護顱顏患者超過二十八年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發起助學捐款活動,希望在八月底開學前,募得助學金新臺幣一千兩百萬元,目標是幫助兩千名兒童接受早療、課輔。

 今年五歲,有一頭可愛自然捲髮的小慈,一出生就發現罹患單側小耳症,幾乎聽不到聲音,她在家排行老三,媽媽要照顧三個孩子,經濟重擔全落在爸爸身上。

 因為聽力受損,小慈不大愛說話,也因為外界刺激少,認知發展有限,幸好在基金會志工協助下,小慈每週上一堂語言治療課,兩歲半起也到幼兒園上課,與同齡兒童互動玩耍;媽媽趙美玲說,小慈已經預約明年底動手術,可以實現她「耳朵只是暫時藏起來,念國小就會長回來」的願望。

 四歲的琳琳是脣裂兒,兩歲前只會講「媽媽」、「阿媽」,被醫生診斷是發展遲緩兒,建議送到早療日托就讀,但家裡經濟只靠媽媽支撐,根本無法支付學費;基金會的志工得知琳琳的狀況後,補助她學費,讓琳琳安心上學,現在說話表達已經與同年齡的兒童一樣,甚至在去年畢業典禮上,琳琳還代表在校生上臺致詞。

 圖說: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行「助學逆轉顱顏孩子缺角人生」記者會,邀請琳琳(左起)、小慈、阿金展現受助成果。攝影/高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