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中心/綜合報導

唇腭裂寶寶,因不易吸允照護上不易,若能當他們強力後盾,確實能減輕不少新手媽媽的壓力!廷廷因為早產出生,體重只有1500公克,還有先天性顱顏缺陷以及單側唇腭裂,出生一個月住進加護病房,讓媽媽心疼不已,她回想「因為我有妊娠高血壓,然後就是我剖腹之後,開完刀,寶寶抱出來的時候,醫生才跟我講說,媽媽他有唇腭裂」,因為餵養上的障礙,長時間下來,都加劇廷廷媽媽的不安心情。

▲廷廷媽媽回想起,照顧唇腭裂寶寶嗆奶經驗,仍心有餘悸。(圖/影片提供)

「我第一天,抱出來回家,我想說應該就正常這樣餵,然後,後來我不知道他嗆奶你知道他嗆得很嚴重,我超緊張因為他整個,嗆到就是整個臉色發白,我趕快又抱去醫院」回想起這段嗆奶回憶,媽媽仍是心有餘悸,原本滿心期待的小生命,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害到寶寶。還好有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招集過去有經驗的父母,與社工一起,傳授照顧唇腭裂孩子的實務經驗,解決新手爸媽的擔憂。


▲▼羅慧夫基金會提供喘服員,協助爸媽一同照護寶寶。(圖/影片提供)


喘服員手把手教著,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說,「過去這些經驗的傳授,其實可能都會發生在門診,那門診其實是有時間上的壓力,也有空間上面的壓迫感,那所以我們就想說,我們如果設計這個方案,讓我們這些過來人,他接受更專業的培訓,然後進到他們家裡面去」,有著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幫忙,對廷廷媽媽來說彷彿有著強力後盾,解決照護不易的問題,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也說:「那在傳善獎裡面,我知道我們有什麼博正發展,或者是說弘毓基金會啊,或是像瑞復益智中心這些,其實我們在這麼多年來,我們其實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資源連結或是個案轉介的一個部分。」結合多個單位,大家經驗的累積,協助陪伴更多的孩子都能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