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6 00:00 更新:2016-12-08 15:59

by 李宜蓁
「流口水的我看起來一定很好笑,當口水往下滴時,我就趕快往上吸,好像在釣魚一樣,一下收線、一下放線.....」小四學生劉宥侖三歲半曾被判定為發展遲緩,卻用無敵想像力,把流口水變成他的一個「特色」。

別嘲笑了,我可是「口水大王」

口水大王就是劉宥侖自己的故事,流口水對他來說是一個「特色」而不是「問題」。楊煥世攝

「大家好,我是小侖,我的特色是流口水,每天都一直流,只要一張開嘴巴,口水泡泡就不停的冒出來。」當口水大王看見別人手上有好吃的,就會告訴自己要忍耐,「可是很奇怪,口水多到來不及吞下去,就湧了出來」;當口水大王沒睡飽,上課特別容易流口水,那感覺「就好像吃了安眠藥」,口水流滿桌;最好笑的是上音樂課吹直笛時,口水大王吹得太起勁,口水從笛子下方不停的滴下來,可以集滿一個小碗公,當昆蟲的小澡堂.....

《口水大王》是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的第十九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金獎得主台南市建功國小四年級劉宥侖的作品,短短故事裡,多處笑彈連續擊發,讀完必定要大笑好幾回,並不禁讚嘆作者霹靂無敵的想像力從何而來。

圖片來源: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原來《口水大王》是劉宥侖自己的故事。看著眼前這位身型跟臉型細長、愛笑、眼神偶爾不能對焦的平頭小作家,以及他作品中自由奔放多彩畫風、比一般孩子還要工整數倍的字跡,實在很難想像,他曾在三歲半時被醫生判定為發展遲緩、專注力不佳、過度活躍、語言表達能力有障礙。媽媽劉秋萍說,從小到現在他都很容易流口水,但他天生樂觀、加上在故事創作上得到的充分自信,使他對於自己的不一樣始終「自我感覺良好」。

劉宥侖從小在爸媽每天共讀三本故事書的餵養中長大,藉此取代了早療課程。雖然媽媽大聲朗讀過程中,劉宥侖並沒有看著她、回應她,感覺好像沒在聽,媽媽每念完二十本,就再去市圖借二十本,直到有一天,「我念故事時,他會接後面的劇情、加上自己的想法,不然就是畫出了繪本曾有的情節,」劉秋萍才確認,「共讀」對兒子發揮了作用。

能寫又能畫的劉大師

畫畫則是從小唯一能讓滿場飛的劉宥侖安靜下來,專注一兩個小時的事。劉秋萍形容他的畫風「ㄏㄨㄟ ㄙㄡ ㄙㄡ」(台語,形容顏色繽紛花俏),大家都很喜歡,但他並不是「突然就很會寫」,而是進小學後,在南大附小導師溫美玉的創意寫作引導下,長期發酵出來的成果。

溫美玉曾大讚劉宥侖是「能寫又能畫的劉大師,擁有霹靂無敵的想像力、創造力跟執行力」,雖然他永遠找不到自己在隊伍中的位置,偶而還會忘了回教室的路,但是等他作業交上來總是得到全班的讚嘆,絲毫不影響大家對他「專業的肯定」。

升上三年級後,劉宥侖轉學到七股的建功國小,導師彭遠芬形容他上課雖然容易不專注,但因為個性天真自在、富創造力又不會跟別人計較,跟同學處得很好。彭遠芬說劉宥侖常常拿著筆、歪頭看天花板,這時好像有外星球來的人告訴他,故事還可以加些什麼情節,他接到了訊息、就振筆疾書,完成一個個讓人驚嘆的作品。彭遠芬說,劉宥侖在媽媽從小無比愛心跟全心陪伴下,才能把大家看不出來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加上學校的教學引導,讓他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因為有了自信,其他能力也會跟著等量提升,「媽媽的功勞跟角色非常非常重要」。

媽媽劉秋萍(左)多年來全心陪伴跟中年級導師彭遠芬(右)的支持,促成了劉宥侖《口水大王》中的幽默情節。楊煥世攝

劉宥侖低年級導師溫美玉還記得,放學時,她一次又一次,看著臉上掛著兩行眼淚的劉宥侖,再度回到空蕩蕩的教室,回頭把該做的事情回憶一遍、重做一遍,作業帶齊沒?鉛筆、衣服、水壺都在嗎?直到站在教室外的媽媽確認完成才回家。溫美玉默默看著這一幕,只能輕輕呼喊老天,多多照護這對堅強又善良的母子。

雖然劉宥侖天生特質樂觀又開心,媽媽在看不見立即進步的狀況下,仍持續多年的陪伴共讀,這些劉秋萍皆不以為苦,最沮喪的是周圍的人不斷的關心,「你的小孩還是沒有跟上別的小孩的進度!」「媽媽你一定要帶他去看醫生,六歲以前是早療關鍵期,這是你的責任!」

沒有帶劉宥侖做早療,劉秋萍反而花更多心力在家陪伴、共讀,在學習上比別人花更多力氣操練,建立規律作息,「我不是鼓勵大家不要去做早療,而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陪伴幫助他成長,同時要全力配合老師的教導,永不放棄,就能看見孩子不一樣的地方。」

直到如今小四了,劉宥侖每天作業還是要努力不分心,奮戰到晚上十一點才寫得完,當媽媽在旁催促:「不要發呆」,他會不開心說:「我是在想!」當他寫故事的時候,大人急了要幫忙出主意,他總是搖頭說:「沒關係啦!我要自己想。」

果然,口水大王是很有辦法的。流口水是他的特色,他知道別人會笑也是正常的反應,「因為真的很好笑」,現在他會努力控制:「當口水泡泡在嘴巴裡跳舞時,就要趕快吞下去,如果泡泡破了,就會像溜溜球一樣往下滾動,這時要趕快用力吸,不讓悲劇發生。我很高興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12月5日起開放民眾免費限量索取金獎銀獎作品。詳情請上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