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家有殘兒/胎兒有唇顎裂
【聯合報╱劉月雲(新北汐止)】
蘭姊的媳婦懷孕了,全家上下都沉浸在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中。
一日,兒子陪著媳婦產檢回來,媳婦一看到她就哽咽著說:「媽,怎麼辦?醫生說胎兒有唇顎裂。」蘭姊雖是聽得心頭一驚,但看到兒子媳婦哭喪著臉,她馬上摟著媳婦說:「別怕!有媽媽陪你,我們一起來照顧小貝比。」
她女兒也跑過來抱著嫂嫂說:「我知道有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我們上網去查資料,現在醫療技術精進,沒問題的。」
家人的關心體諒,讓媳婦忐忑的心情漸趨平復,全家人開始蒐集資料,了解唇顎裂的治療資訊和照顧方法,在寶寶出生前就彼此先做好心理建設和準備。
寶寶出生後,蘭姊暱稱他為「親愛的」,並且隨時Po上寶寶的照片和好友分享她升格當奶奶的喜悅。有一天,蘭姊又Po上她孫子的照片,旁邊寫著:「『親愛的』今天要住院準備接受唇顎裂的開刀手術,祝福我的寶貝開刀順利,即便以後可能會留有疤痕,但是在我眼中,那也是美麗的、愛的印記。」
也因著蘭姊如此正向的態度,大家不曾把「親愛的」視為特殊的孩子,全家人的感情也因著「親愛的」而更為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