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唇顎裂怎麼辦? 醫:開壞了比不開更糟

 
 
由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長庚醫院顱顏中心主辦,並與印尼雅加達吉布托孟嘉古蘇孟醫院、龍目島馬塔蘭大學附設醫院合作辦理「用愛彌補:2019印尼顱顏醫療團隊培力計畫」,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羅綸洲部長領軍共11人,前往印尼雅加達、龍目島,完成27例唇顎裂患者示範手術,並進行3場唇顎裂醫療工作坊及衛教講座,約計150名印尼當地醫療人員及唇顎裂家長參加,期盼提升當地醫療技術和品質,並嘉惠當地唇顎裂患者。
 
台灣義診團前往印尼 完成27例唇顎裂手術
 
 
鈕吉哈德是一位雙側唇顎裂的七歲小男孩,在6個月和1歲半的時候,由於當時龍目島尚未有會開唇顎裂手術的醫師,因此,爸媽帶他去峇厘島,由當地印尼醫師做唇裂和顎裂修補手術;然而,卻沒有得到期望的結果。術後鈕吉哈德的嘴唇形狀很不自然,門牙外露外翻,成了典型的「兔寶寶」,讓鈕吉哈德飽受霸凌,經常被朋友和同學嘲笑。
主刀醫師羅綸洲醫師表示,像鈕吉哈德這樣的患者在印尼很多,多半是因為第一次手術的技術不好,加上沒有矯正牙科術前治療(NAM)的輔助,使得手術後的外觀很不好看,患者必須再進行第二次手術來改善外觀,不僅浪費醫療資源,也讓患者和家長飽受心理壓力。而鈕吉哈德經過台灣義診團兩個小時的手術之後,嘴唇的外型明顯改善,門牙也不再外露,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帥哥!
 
印尼10%~15%患者 唇顎裂手術不佳
 
 
羅綸洲醫師說明,在台灣唇顎裂患者的唇裂修補手術,僅需一次即可獲得良好改善;但在印尼,由於缺乏醫療資源及技術不佳,術後效果差,很多患者都需要再接受第二次手術修補,然而第二次修補手術後的效果,還是遠遠比不上第一次就開好的手術成果。
在這次義診過程中,就發現有高達10%-15%的患者,曾接受當地或其他海外義診團進行過第一次手術,但術後成果不佳,不僅沒有改善他們的外觀,反而為患者帶來更多的嘲笑與霸凌,這次進行唇顎裂示範手術及工作坊,讓每位唇顎裂的幼童及家庭,都能重新找回,開懷自信的微笑人生。
 
台灣外科醫師任講師 盼提升當地醫護水準
 
 
長庚醫院顱顏中心盧亭辰醫師表示,印尼醫療資源不足,全國整形外科醫師不到200名,不足以應付每年將近一萬名的唇顎裂新生兒,因此,培訓當地醫師讓他們擁有足夠的醫療技術,是當地最迫切的需求;這次的培力計畫,除了唇顎裂義診示範手術之外,也舉辦2場醫療人員工作坊,由台灣資深外科醫師擔任講師,分享台灣唇顎裂治療經驗,藉此提升當地醫療人員的治療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