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兔唇女孩手術故事獲金獎 蕭美琴:人生多了經驗將無懼挑戰
兔唇女孩手術故事獲金獎 蕭美琴:人生多了經驗將無懼挑戰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劉子頤(左)創作的《不能沒有你》及陳文婕(右)創作的《有一天馬來貘發現了毒蘑菇》拿下第27屆「用愛彌補 兒童文學獎」金獎。(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10歲的兔唇女孩劉子頤,將自己克服先天唇腭裂、接受「牙槽植骨手術」的經歷,創作成繪本《不能沒有你》,故事記錄她從害怕手術到克服恐懼、勇敢面對挑戰的歷程,在全台206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第27屆「用愛彌補 兒童文學獎」金獎,這也是該獎項睽違21年後,再度由顱顏患者奪金,副總統蕭美琴特別出席頒獎典禮,鼓勵顱顏病童。
「用愛彌補 兒童文學獎」是全國性公益小學生繪本比賽,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7日)舉辦第27屆頒獎典禮。副總統蕭美琴致詞時讚賞參賽孩子們展現創意,且作品充滿意義,「很多孩子曾歷過手術,這對很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都是讓人害怕的一件事,可是當你經過了這件事,你的人生多了一個經驗,以後面對什麼恐怖的事情,都能天不怕地不怕!」
蕭美琴提到,全台有超過120萬名身心障礙者,政府持續推動友善包容的社會,已修訂超過400項法規,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她也期許社會用更正向的態度理解差異,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平等與尊重。
子頤媽媽在懷孕照超音波時就得知子頤患有唇腭裂,家人選擇相信台灣醫療技術,在基金會陪伴下,帶著子頤用正向態度面對挑戰,去年暑假完成手術後,子頤把術前的焦慮、術中的恐懼及術後的喜悅畫成一幅幅生動圖畫,拿下金獎的她分享「希望自己的故事可以帶給面臨手術的小朋友更多勇氣!」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指出,今年比賽投稿再創新高,206件作品涵蓋樸實校園故事到擬人童話,精彩豐富,難分軒輊,首次頒出「雙金獎」。另一金獎作品《有一天馬來貘發現了毒蘑菇》由10歲的陳文婕創作,她以黑白與彩色角色對比,象徵容貌焦慮與個性差異,呈現互助友誼的力量,曾因外貌不自信的陳文婕,透過繪畫找到自我接納,也藉此鼓勵更多孩子勇敢喜歡自己。
副總統蕭美琴(右五)7日出席「第27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與獲獎者及與會代表合影。 (記者羅沛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