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被拋棄…13歲男孩1原因「食物從鼻孔流出」 來台手術已能吃食

聯合報/ 記者 賴昀岫/台北即時報導

13歲的印尼男孩Mario患有先天雙側唇腭裂,剛出生時被父母拋棄,2歲前接受過3次修補手術,但2次腭裂修補手術皆失敗,讓Mario口腔內留下破洞,也就是「口鼻瘻管」,導致飲食困難,食物甚至會逆流或從鼻孔流出,所幸經過林口長庚醫院治療,現在已能好好吃東西,講話也更清楚了。

Mario在4個月大時,遇到養母Katie,她陪著Mario在其他國家義診團至印尼義診時求醫,陸續在印尼完成3次唇腭裂相關手術,分別在6個月時進行1次唇裂修補手術、2歲時進行2次腭裂修補手術,但是2次的腭裂修補手術皆失敗,讓Mario口腔內留下破洞,也就是口鼻瘻管,造成飲食困難,甚至有食物逆流或從鼻孔流出的狀況產生。

Mario的情況屬於嚴重個案,重建手術困難,當地醫療單位和海外義診團皆無法完成,在印尼成立蘇門答臘兒童之家的Katie,7年前曾帶著另一位唇腭裂重症患者來台灣求醫,見證林口長庚醫院顱顏中心的技術,在歷經9年嚴格且繁瑣的領養程序後,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協助下,於今年1月帶著13歲的Mario到台灣,進行2階段的口鼻瘻管手術。

主刀的林口長庚醫院顱顏中心主治醫師羅綸洲說,「口鼻瘻管」並非容易的整形外科手術,其他國家的醫療單位或義診團不輕易進行,台灣林口長庚醫院顱顏中心擁有享譽全球的整形外科技術,有信心完成此手術,口腔是一般人每天講話或進食必需使用到的部位,「口鼻瘻管」是過去手術失敗所遺留的後遺症,再次手術治療,存在很大的挑戰,一般的口鼻瘻管可能只需要1次手術修補,困難或大型的,則需要在口腔內歷經2次手術,Mario就是這種個案。

除羅綸洲主刀外,參與手術的團隊成員,還有外科醫師黃麒瑋、麻醉科醫師劉雪金及相關醫護人員,羅綸洲指出,第一階段需要取舌瓣來填補瘻管處,將舌頭上層組織與上硬顎破洞處縫合,將口腔與鼻腔之間通道關閉;待2至3周恢復後,再進行第二階段手術,將縫上去的舌瓣和上方連接的硬顎分割開,才正式完成口鼻瘻管手術。

羅綸洲進一步說明,患有唇顎裂的小朋友,最好的治療時間是在滿周歲前,在尚未學講話時,就把唇部裂口補起來,之後才能順利學講話,所以馬力歐說話會有點「鼻漏氣」、發音不標準,將評估明年是否再做手術,把牙床裂開處補上。

Katie說,當年見到孩子的外表並不害怕,反而覺得第一眼就愛上他,認為他可愛又帥氣,還惹人疼愛,「我想要他當我的孩子,我和老公結婚至今都沒有小孩,這應該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我會用愛來彌補Mario的先天缺憾」,她形容,兒子是像超級瑪利歐般的勇敢男孩「Super Mario」,也不時能見到Mario將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